哈密市公共资源交易迈入全流程电子化新时代
哈密市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积极响应国家和自治区关于交易平台整合共享要求,推进互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与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融合,以全流程电子化为重心,以市场主体满意度为标准,打造“交易有深度、服务有温度、监管有力度”的业务体系,推动全市公共资源交易迈入新时代。
一、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不断增强公共资源交易“一网通办”能力。
哈密市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积极响应自治区全疆交易“一张网”战略部署,落实自身职能要求,破除原有线上线下交易业务并行的局面,全面推动交易全流程电子化转型工作。从2023年2月起,房建(市政)工程、水利工程、公路交通工程项目全部使用哈密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开展全流程电子化招标投标活动,“招、投、开、评、定”五大环节均移至线上操作,节约了大量交易成本,简化了中心的管理流程,提升了专家的评标效率,打造出“一网通办、一网好办、一网快办”的全新交易模式。截至目前已完成全流程电子化交易项目96个标段(包),成交金额达19.39亿元,相比原有流程效率提升50%以上,有效促进了全市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
二、系统联通、业务联动,加快形成公共资源交易便捷化服务体系。
(一)促进跨区域移动数字证书互认,为投标企业减负。通过引入“标证通”移动数字证书,打破传统介质CA跨区域、跨平台互认难的局面,为投标企业节约了大量交易成本,当前通过“标证通”移动数字证书可实现我市与自治区、和田等多个地(州、市)的互认共享,进一步提升了交易业务的便利性,有效助力全疆交易“一张网”的形成。
(二)优化专家资源配置,积极开展远程异地评标。为解决全市专家资源匮乏,专业分布不均等关键问题,提升专家评标环节的公平、公正,中心制定《哈密市公共资源交易远程异地评标管理规范》,并通过“易彩虹-远程异地评标系统”,与其他地(州、市)开展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工作,目前已完成首个市政工程类项目,成交金额1.01亿元。
(三)加大助企纾困力度,扩大电子保函应用范围。2023年3月7日正式上线电子保函服务系统,通过构建连接投标企业与金融机构的“桥梁”,大力推广电子保函应用,减轻投标企业资金占用压力,激发投标企业活力,全面优化我市营商环境,目前已开具保函约321单,服务企业超200家,有效释放保证金1.16亿元。
三、技术“破”旧,质效并重,以科技手段营造规范透明、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
通过电子监督系统,将信息技术与监管机制相结合,着力丰富监督渠道,提升监管能力,通过音视频实时监控、监察点预警等全新方式,建立集协同、信用、智慧、共享为一体的综合监管体系,达到交易监管全覆盖的要求,保障交易过程公平、公正、公开。目前已完成与自治区住建厅监督管理平台对接,实现工程建设类项目信息、执行情况与行业部门的推送和交互。
未来,哈密市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继续巩固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建设成果,优化完善业务场景应用,加快构建公开公平、公正诚信、廉洁高效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体系,为我市高质量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2023年6月8日